【改革开放40周年40人】上海迪士尼总经理:上海是圆梦之地、共赢的舞台
一位浪漫风趣的巴黎人,却有着深厚的亚洲情结,从东京、香港、北京,到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他走遍亚洲各地,最终在上海安下了家。
这位名叫郭伟诚(Philippe Gas)的法国人曾在亚洲生活了6年,离开的那天,他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要重回这里,不论何时、何地。一切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安排,1999年,郭伟诚初次来到上海,原法租界的建筑令他一见如故、倍感亲切。2014年,他做出生命中最重要的选择之一:来到上海,担纲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总经理,运营中国最大的外商投资娱乐项目,也因此见证了米老鼠“扎根”上海后诞生的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是一生难得的机会。”不论选择多少遍,他毫无犹疑地说,自己依然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总经理郭伟诚。本图来源:上海迪士尼度假区)
从“潜在市场”到“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事实上,郭伟诚与中国的缘分始于20年前,当时他还在华特迪士尼公司的美国总部工作,受公司任命来到亚洲,因此经常到中国出差。而那时的中国,旅游业还不那么发达,服务行业,尤其是酒店服务行业,也刚刚起步。“但过去20年间,中国服务行业的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日趋成熟,旅游景点的数量和项目也大为丰富。”
这位滑雪爱好者以滑雪度假村举例:“中国近几年涌现了许多一流的滑雪胜地,这说明中国市场拥有巨大的潜力。中国正致力于发展这个市场,并往这个方向全速前进。”
(郭伟诚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
而从一名外商的角度来看,郭伟诚认为,20年前,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市场的潜力,但他们心中并不十分明确是否能以他们期望或认为的方式开展业务,于是纷纷尝试寻找本地的合作伙伴或开展一些创业项目。“如今,许多大型国际跨国企业已经或正在进入中国市场,并开展大规模的运营业务。大家对中国市场的雄心大幅增加。”
郭伟诚说,现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中国,不仅希望了解中国的文化,更高度关注中国市场的潜力以及中国市场的对外开放。这些年来,上海对企业、对外资的不断开放,也让他目睹了亚洲经济商业活动中心从新加坡到香港再到上海的转变。可以说,上海已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地。“对绝大部分企业来说,入驻上海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在这里务实地开展业务,也得益于上海市政府给企业提供的机会,帮助我们在上海发展、成长,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对于在中国市场取得长期成功十分关键。”
迪士尼与改革开放的上海实现共赢
郭伟诚对于上海的记忆永远和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密不可分。2016年6月16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盛大开幕、正式迎接游客的那一天,是他在上海最难忘的记忆。
要知道,22年前,中国大陆市场还是迪士尼比较小的市场,仅在北京有一个运营团队。对多数中国人而言,迪士尼起初也只是电视荧屏上的米老鼠、唐老鸭,又有谁曾想到,这些动画形象有一天会真真切切地走入中国内地。
为了这座中国大陆首个迪士尼度假区,迪士尼及其中方合作伙伴创下55亿美元的高投资,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美之间最大的现代服务业合作项目。在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历时多年的艰苦谈判,迪士尼最终于2009年1月正式宣布“落沪”,这离上世纪90年代上海市领导萌生在上海兴建迪士尼乐园的想法,相隔近20年。2011年4月8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正式破土动工,穿着一身火红唐装的米老鼠在浦东川沙地区亮相。
尽管未参与前期的项目谈判,郭伟诚对迪士尼选择上海作为进军中国大陆第一站的原因十分笃定:首先,上海周边3小时车程的范围就有约3亿5千万中等收入以上的消费者,能带来足够庞大的消费市场。其次,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中国消费者快速转变的消费理念和期望,意味着消费者的重心逐渐从传统的工作优先、积累财富,转变为更重视生活的平衡、需要休闲度假和出外旅游。另一个关键因素在于,上海拥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和后备力量,能满足度假区人才招聘和储备的需求。
(2011年4月11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破土动工庆典现场表演。本图来源:上海迪士尼度假区)
事实证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在首个运营财年就实现了当年盈利,成为全球最快盈利的迪士尼度假区。郭伟诚告诉记者,为了打造“原汁原味迪士尼,别具一格中国风”,迪士尼与中方的合作伙伴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这也是度假区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改革开放促使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所有合作伙伴朝着同一个方向共同努力,更加坦诚务实地了解彼此的优势。”他认为,中国的合作伙伴是迪士尼在消费者喜好方面的向导,“获得他们的指导意见非常关键”。
(2015年5月19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奇幻童话城堡顺利封顶。它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一座迪士尼城堡。本图来源:上海迪士尼度假区)
从开园至今,“上海迪士尼效应”日益显著。度假区的存在直接创造了12000个就业岗位,间接创造了全国超过60000个就业机会,从而拉动了中国经济发展。作为上海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旗舰项目,度假区也致力于支持上海的发展及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并通过引入先进的标准,与政府合作伙伴分享最佳实践,为中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做贡献,提升人们对于服务行业的认识。正如郭伟诚所说:“我们希望实现长期的发展,和上海共创发展的同时,也助力上海的未来发展。”
“上海就是我的家”
“从我1999年首次来沪,到15年后再次来到这里开始生活,上海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郭伟诚说,相比于欧洲大陆,上海的节奏更快。“这是一座快速演变的城市。”他第一次来上海的时候,陆家嘴仍在建设初期,除东方明珠以外,并没有多少高楼大厦。当时的他难以想象陆家嘴商圈日后的繁华,但却记住了东方明珠就是上海的旅游地标,代表了上海的城市形象。
2014年他回到上海,发现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浦东。于是,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参观位于人民广场的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那里面有一个巨大的城市模型,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上海随时间推移的发展和演变。”每当有朋友来访上海,他也总喜欢先带他们到那里看一看,感受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说起上海,郭伟诚的眼中充满了无限热爱。这个融合了历史、时尚与活力的国际大都市,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吸引力。“上海不仅是一个可以度过一个美好周末的地方——可以骑行、可以散步、可以运动、可以会朋友,我甚至可以这么说——上海就是我的家。”
(郭伟诚寄语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中国的改革开放让我们把迪士尼的神奇带给中国游客的梦想得以实现。在这个基石上,我们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娱乐休闲目的地,并在开幕仅两年内,迎接了数以千百万计、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游客。当我们大胆逐梦、做出勇敢决定的时候,一切皆有可能。正如中国帮助我们在上海实现了梦想一样,我衷心希望这个美丽的国家将继续用这份激情和自信拥抱未来!)